復制鏈接
微信好友
QQ好友



商品領域跟蹤
截至11月12日,WTI2512合約結算價58.49美元/桶,跌幅4.18%;Brent2601合約結算價62.71美元/桶,跌幅3.76%;HH天然氣報收4.532美元/MMBtu,漲幅0.15%;TTF天然氣報收30.933歐元/兆瓦時,跌幅0.54%;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,國內動力煤市場價格略有漲跌分化,貿易商投機操作采買心態趨于謹慎,部分煤礦銷售節奏放緩,局部煤價出現松動。12日國際油價結束此前連續三日上漲而轉為下行,WTI單日跌幅超4%,回吐吞沒前期全部漲幅,或主要是受OPEC月報帶來的基本面悲觀預期所指引。據11月發布的OPEC月報,雖然10月在中東某國和哈薩克斯坦產量環比分別減少6.6和15.4萬桶/日的主要貢獻下,OPEC+整體產量環比減少7.3萬桶/日,遠不及其13.7萬桶/日的10月增產計劃預期,但是油價并未因OPEC+產量的下降而受到提振。而是由于OPEC月報中對2025年三季度的石油供需表現,從10月月報中的供應短缺40萬桶/日調整至供應超出需求50萬桶/日,表態的轉變進一步加劇油市對過剩的擔憂情緒,從而帶來油價的下跌。整體來看,過剩陰影難消,油市情緒轉弱,油價仍將偏弱運行,關注歐洲地緣進程,警惕南美地緣升溫風險。
截至11月12日,苯乙烯主流市場日均價環比上漲20元/噸至6275元/噸,較上周下降1.03%,較上月下降3.19%,同比下降17.31%。近期苯乙烯價格呈寬幅下跌后窄幅震蕩態勢,長期走勢來看,自2025年6月的約8000元/噸區間持續下行至11月中旬6275元/噸區間,價格重心持續下移。當前苯乙烯基本面多空交織,成本端維持弱穩、供應端存增量預期、需求相對平穩。供應端,截至11月6日當周,苯乙烯開工負荷較上期下降1.91個百分點至66.60%,新裝置投產使得周度產量環比增加1.67%,隨著前期短停裝置重啟,預計產量或增加,華東主港庫存延續去庫,短期庫存壓力略有緩解但仍處于同比高位;利潤方面,截至11月12日,國內非一體化苯乙烯裝置現金流利潤在-280元/噸,行業虧損狀態持續。需求端,苯乙烯主力下游整體需求量環比略減,預計后續消費量相對平穩,對市場支撐有限;成本端,截至11月12日,純苯主流市場日均價環比上漲13元/噸至5245元/噸,但較上周仍下降0.68%,成本端支撐依舊有限。綜合來看,苯乙烯市場供需結構相對偏弱、行業虧損未改善,市場缺乏明確利好驅動,當前價格處于低位,短期或延續低位震蕩。
1.【快遞業務量】據國家郵政局微信公眾號消息,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,10月21日至11月11日,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39.38億件,期間日均攬收量達6.34億件,是日常業務量的117.8%。旺季單日業務量峰值達7.77億件,刷新單日業務量紀錄。快遞市場規模持續擴張,展現了郵政快遞業對促進消費升級和實體經濟增長的關鍵支撐作用。
2.【秋糧收購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發布,截至目前,全國各類糧食經營主體累計收購秋糧超1億噸,收購進展總體順利。今年秋糧市場呈現出收購進度快、市場購銷活、優質優價三大特點,深加工需求比較旺盛,多元主體入市積極。當前,中晚稻收購正有序開展。國家有關部門已在河南、湖南、黑龍江三個主產省及時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,各地準備最低收購價收儲倉容超1000萬噸。秋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3/4,品種多數量大,秋糧收購預計持續到明年4月。
3.【美國政府停擺】據新華社,美國國會眾議院當地時間12日晚正式通過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,預計很快將交由總統簽署生效,從而結束已持續43天的創紀錄美國聯邦政府“停擺”。
4.【能源】國際能源署(IEA)周三表示,全球石油和天然氣需求可能持續增長至2050年。這一預測背離了該機構先前對清潔能源快速轉型的預期,并預示世界很可能無法實現氣候目標。在周三發布的年度《世界能源展望》報告中,IEA根據現行各國政策情景預測,到本世紀中葉石油需求將達到每日1.13億桶,較2024年消費水平增長約13%。該機構預計,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90艾焦耳——較當前水平上升15%。報告指出,2025年新建液化天然氣(LNG)項目的最終投資決策出現飆升。到2030年,年產能約3000億立方米的新建LNG出口設施將投入運營,標志著可用供應量將增長50%。在現行政策情景下,受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電力需求增長驅動,全球LNG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約5600億立方米擴大至2035年的8800億立方米,并于2050年達到1.02萬億立方米。
5.【原油】據EIA短期能源展望報告,預計202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為68.76美元/桶,2026年為54.92美元/桶。預計2025年WTI原油價格為65.15美元/桶,2026年為51.26美元/桶。預計2026年全球原油總消費量為1.052億桶/日,此前預期為1.051億桶/日。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產量為1.06億桶/日,此前預測1.059億桶/日;預計2026年產量為1.074億桶/日,此前預計為1.072億桶/日。
6.【原油】歐佩克將其對全球市場的估計從赤字轉為過剩,原因在于美國產量超出預期,而歐佩克本身也增加了供應。該組織在其最新的月度報告中表示,在此期間,世界石油產量每天超出了需求50萬桶,而一個月前的估計為短缺40萬桶。周三發布的報告還指出,歐佩克+聯盟上季度產出的量超過了估計所需的量。沙特阿拉伯一直在引導該聯盟加速恢復今年被暫停的供應,以求奪回全球市場份額。但該聯盟成員本月首次表現出放緩該戰略的跡象,同意在2026年第一季度暫停進一步增產。該組織援引季節性需求放緩為由,盡管許多分析師警告全球市場將出現顯著的供應過剩。展望2026年,歐佩克的數據確實顯示將出現盈余,盡管規模比其他預測機構更為溫和。
7.【地緣】當地時間11月12日,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,烏方停止與俄羅斯談判的做法說明其缺乏達成和平的意愿。此外,烏方破壞了雙方達成的有關交換被俘人員的最新協議。在達成的1200名應被交換人員中,已交換的數量不足30%。烏克蘭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基斯利察12日表示,由于今年俄烏之間舉行的數輪和平談判均未取得實質性進展,相關對話已被停止。在今年底之前不會再進行新的談判。
1.【新能源】11月12日,國家能源局發布《關于促進新能源集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》。其中指出,到2030年,集成融合發展成為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式,新能源可靠替代水平明顯增強,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,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,為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綠色能源保障。
重要事件/數據日歷
11.13:美國10月CPI
11.14:中國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率、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
11.14:歐元區三季度GDP、美國10月PPI
11.17:中國10月全社會用電量
虎寶管家官方公眾號